品牌命名策划不可忽视的四个潜在误区
日期:2018-01-18 来源:视维品牌 关键词:东莞品牌策划 全案策划

随着品牌3.0时代的来临,很多企业及个体已经意识到,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品牌名字的作用显的越来重要,一个名字的好坏,可能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与生死,这说法毫不夸张。


  
但是,很多企业在为品牌命名的时候,也许因为主观因素太浓或者是着急进军市场,极容易走进命名的几个误区,导致雷声大雨点小,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回报。总结失败原因时才发现吃亏在了品牌命名上。
  
先知中国通过对近年来一些自己命名失败后求助先知的案例总结发现,很多企业为自己品牌命名失败的原因,都是进入了以下这几个潜在的误区,或一个,或两个,或更多。  
  
1 时机误区
  

时机是一个比较玄乎的词,如果企业带着新产品,加上一个易传播的名字,依靠该类产品首次进入市场的时机,多数能够迅速在这一产品领域占据龙头地位,并形成优势品牌产品。
  
但是现如今不像以前,在产品领域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开发的荒地,而企业基本都是在某件产品上扩充功能或者加一些新特性,成为自己主导的品牌产品,这样的品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极易被复制和超越,所以非常考验企业对时机的把控力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A企业推出了一款新产品,想发展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一种品牌产品,却没发现该产品在夏季才是消费者购买的高峰期。但是这个特点很快被竞争对手B公司发现,B公司立刻展开技术攻坚,掌握了类似技术,并且对这类产品新特性、新功能进行简单升华,起了一个出色品牌名后,利用夏天这个火热的季节进行宣传“这才是夏季XX最优产品”,于是B公司借助A公司的东风,迅速的打开市场,占据市场,并很快将A企业的品牌产品挤到了小角落!
  
可见,时机对于品牌的命名及推广非常重要,一旦失去良机,就可能为别人做嫁衣。
  

2 定位误区
 

品牌定位命名,这是命名行业老生常谈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因为它重要,所以很多人就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结果呢?成功的不少,失败的也很多,成功的品牌自然不用说,但是失败的品牌,就是因为陷入了品牌定位的误区。
  
一个品牌名字字数不多,2-5个字比较正常,这个范围也是起名字的重灾区。不过,更难的是要在这短短的几个字里囊括品牌携带的情感、用途、行业、寓意、定位等信息,相当不易。要想把这么多信息集中在一个品牌名字里,很容易导致品牌名字定位偏移,进入误区。
  
举一个小例子,第一次看到“恒康”这个名字,你知道是个什么品牌么?先知调查发现,几乎80%的消费者都不知道,而且多数是以为医疗行业的品牌名。
  
其实,恒康是山西最大牛奶厂家,甚至当初请了李小鹏在中央电视台做了近几千万的广告,但得到的消费者回报却是“不知道恒康是干什么的”,这叫定位串行。
  
还有一个叫“女人缘”的产品,很多人一看名字倒是不错,可这是干什么的?是保健品还是化妆品还是女性产品?没有多少人知道。结果,没有人购买。  
   
现在的行业越来越细化,甚至有些领域还能出现共存,这时候更容易出现定位错误的现象,比如医疗和美容,手机软件和程序软件,日化和日用等。
  
品牌名字定位不准,目标消费群体肯定偏离,人们都不知道你的产品干什么的,怎么买?所以说,企业为品牌命名时候要慎重、多方思考。
    

3国学易理、广告传播二者只选其一
 

自古就有以字测运、看发展的。调查发现市场上那些知名度很高的老字号品牌名字,都是经过易理测算过的。
  
好名字,有运势,才有发展,才有传播,可见易理和传播二者是可以结合的。不过,现在诸多企业在为品牌起名字的时候却将二者生生的分开了。
  
先知中国调查后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
  
首先是,处在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新兴企业可能非常注重品牌名字对于广告传播的重要性,而极容易忽略名字在国学易理中暗藏的运势,甚至可能忽略国学易理对起名的运势分析,更甚者基本就没朝这方面想过。
  
再就是,也许在为企业或者品牌命名时,一些老牌企业也许考虑到了国学易理的重要性也按着这个方向起名,却不料请的国学易理大师对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掌控度不够,为品牌起名字时在基本不会考虑名字在广告传播上的推动作用。
  
这才导致二缺一。
  
举个洋品牌进中国的例子。据说在香港曾爆发过一场“白兰地”(法国)和“威士忌”(英国)的销售大战。结果“白兰地”售出四百余万瓶,“威士忌”却只售出十万瓶,只相当于“白兰地”的一个零头。经调查分析,问题出在“威士忌”这个中文译名上。连威士都忌怕,谁还愿买?
  
忌这个字在易理上主凶,可不是好名字。目前,国内能将国学易理、广告传播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品牌起名字的仅有先知中国。  
  

4  固定思维误区
 

品牌名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品牌发展、行业前景、地域限制等诸多因素,与时俱进,不能固守一个老品牌的名字不思创新。那样,企业自己可能都会陷入一种窘境。
  
当年“厦新”改为“夏新”就是考虑到日后品牌发展的需要,尽量淡化厦门的区域特色而为,这是因为夏新发现品牌发展收到了地域限制,于是更改了品牌名字。而早在93年,海信之所以又“青岛电视机”改名为“海信”也是出于这种地域限制发展的考虑。许多品牌只所以做不大,就是因为其品牌区域性的特色太明显,如珠江啤酒,定位固定,北区域限制,很难迈出广州。 
    
而可口可乐,联想,麦当牢更换新的VI标识更是出于品牌、市场发展考虑。这些大佬级品牌都在思变,更新品牌,可见时代在进步,品牌名字必须应时的跟着时代的步伐,让自己永远以最年轻的一面呈现在大家视野中,这样才能展现最强的竞争力。
  
上述五个品牌命名的潜在误区,也许还没有囊括所有命名中难以发现的误区,但是如果能够规避上述误区,企业一定会为自己的品牌想到一个非常好的名字。

来源:视维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费电话

QQ客服